导航栏

×
句子 > 唯美句子 >

少帅观后感

少帅观后感(集合三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琅琊榜观后感10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少帅观后感 篇1

前段时间,一好友向我力推《琅琊榜》,多年不看电视剧的我,看了一两集,以为是武侠类电视剧,看着看着,渐渐觉得还真是一部好电视剧;不过,我看电视不是看剧情,更多的喜欢看剧情之外的东西,我喜欢究其根本。

梅长苏一介书生,体弱多病,为何能成功助靖王夺得王位,区区一个谋士而已,竟然能让天下人为其所用,最终达到其目的?以下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第一,信仰;他有一个信仰,就是为火焰军平反;他获得重生之后,唯有一个目标,他所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奔着这个目标而去,心无杂念,宁静致远,淡泊名利,不被强权所惧;他的信仰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

第二,未雨绸缪;他蛰伏十年,其实他的计谋并非从进京开始,而是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他建立江左盟,安定江左十四州,若非他有如此成就,琅琊榜上怎会有其一席之地;他广交朋友,接纳天下名仕,若不是他左右逢源,怎会有大儒周玄清相助;他到处安插眼线,时时了解敌方情况,若没有这些消息情报,他怎会做到百战百胜;其所有成功,都源于他提前准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三,其人脉之广,他所结交的'人士,不仅有江湖高手,儒家大学,还有名人雅士,朝廷重官,故事每进行一步,都有贵人相助;如果整个故事,单凭其一人之力,估计到死也未能实现其目标。

第三,识时务,他了解时局,明白当下朝廷局势,借力发挥;不然,他怎么会明面助誉王而不助太子,誉王与太子夺嫡,两人实力相当,因誉王比太子更器重人才,更容易相信他,且誉王城府更深,野心更大,会事半功倍;暗地助靖王而不助誉王,因为靖王与其有同样的信仰,只有靖王上位,自己的目的方能达成。

第四,其学识渊博,他卧薪尝胆,博览群书,满腹经纶,若不是他才学出众,怎会有如此计谋;有如当年诸葛亮,虽身在隆中,但其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才有后来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

第五,善于管理,其盟下几百号人,如何能让人人听命于他,忠心于他?不同的人,他有不同的管理办法,如甄平等人,建立信仰;如童路等人,恩威并施;如飞流等人,授之于恩;如蒙挚等人,动之以情...

第六,善于借力;他借蔺辰之力上琅琊榜,借萧景睿之力进京,借太子削弱誉王,借誉王之力击败太子,借皇帝之力消灭誉王,借靖王之力完成其最终大业...

第七,善于攻心,兵法有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誉王与太子夺嫡,他助誉王击败太子,但他了解誉王心思,每次誉王出事,他都能置身事外;他了解靖王心思,才能让靖王跟他站在一起,相助靖王夺得王位;他了解皇帝心思,利用皇帝多疑,击败誉王及悬镜司...

电视剧看完了,与其说是权谋片,倒不如说是励志片...

少帅观后感 篇2

细读中国历史,会发现一个很怪异的事情。历朝历代,前朝史事,机关算尽的谋略之术与纵情纵性的匹夫之怒,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往往相互交织,抵触。士大夫歌颂万古不变的情谊,而升斗小民却对谋略之术津津乐道,当然在实际行动中,往往相反。于是,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行为和情绪,共同指导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形成独特的中国历史观。

《琅琊榜》正是受到这样独特历史观影响,并且将两种情绪和行为都放大到极致的一部小说,而侯鸿亮则非常睿智地注意到这部书的深意和市场性,把它完美的再现于荧幕之上。一面是复杂的庙堂与江湖,一面是纯真、高洁,为了情谊不惜自堕黑暗的情怀。这两种情怀矛盾却又统一地集中于梅长苏一人身上,也同时通过全剧低调奢华的氛围,统一在《琅琊榜》这部新古典主义大剧。

从冷静、克制,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叙事手法上看,《琅琊榜》很像同样班底创作出来的另一部年度大戏《北平无战事》。当然,《北平无战事》因为题材内容的限制,更加舞台剧,也更冷峻、朴实,《琅琊榜》则要更市场化,商业属性更强烈一点。这也是相对而言,因为古装,因为大IP的属性,《琅琊榜》必然是指向市场的,制作团队显然不想做一部平庸的、通常意义上的高收视率商业大剧,所以他们选取了胡歌、王凯、刘涛这样足够吸引观众的卡司阵容,却又洗掉了他们身上更重的偶像气质,用全剧磅礴的气势和细致入微的故事,重塑了他们的新荧幕形象。

不同于以往古装剧的花红柳绿,侯鸿亮团队更喜欢低调奢华的审美风格,大概也是为了配合《琅琊榜》这个故事的`沉郁氛围,整部剧的舞美设计还有镜头画面感觉都是偏灰、偏暗沉的,极具中国风,细细品位,每一个人物的造型,每一处楼台馆榭,都复古而且精致,每一帧图像都像一幅油画。

一部剧集,最吸引人的还得说故事和人物。《琅琊榜》原作本身的基础就很好,素有“起点中文网镇频之作、九界文学网最热点击”之称。而梅长苏这个人物的设置更是集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与小说中多智近妖的形象于一身。身负血海深仇,敢恨却不敢爱,体质孱弱,偏偏操控世事于股掌之间,是完美的故事主角。围绕这个角色辐射开的人物关系网,敌中有我,我中有敌,更是完美地诠释出情谊与谋略的主题,让人纠葛其中,无法自拔。

此外,同一制作班底,几乎也是相差无几的演员班底打造的另一部谍战大剧《伪装者》目前也正在热播当中。其中明家兄弟之间良好的CP值,在《琅琊榜》里再度延续。胡歌、王凯之间浓浓的兄弟情,在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中,显得尤为温暖与可贵。

少帅观后感 篇3

我是一个极其没有耐性的人也是一个对电视剧极其苛刻的人,通常都是兴致勃勃的去看某一个电视剧结果却失望而归,直到我遇到“琅琊榜”,跌宕起伏的剧情,精致唯美的画面,复杂的人物关系,儒雅的梅长苏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

他是那个“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遍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的梅长苏;那个有着“麒麟之才,得之可得天下”的梅长苏;那个一身伤病,生寿难永的梅长苏。脑海中总是浮现出那个儒雅清俊的面孔,一身白衣,长身玉立便是惊采绝艳,他是计谋天下的绝世之才,也是洗骨换髓,面色苍白的青年。昔日最疼爱他的皇奶奶去世,他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个月未出,未能在逝者亡灵前跪拜,他只能遥望宫阙,用手去触摸空虚的记忆。因为他的容貌已变,再不复当年少帅的风采,昔日最亲密的战友,他从小一起长大的挚友,对他不屑一顾,冷眼相看,甚至在挚友的眼中他只是一个耍心机玩权谋的术士,他仍然坚毅隐忍,默默辅佐。昔日驰骋沙场金戈铁马的.男儿雄气不在,昔日的家园已成为荒冢,昔日的兄弟战友却皇天后土天人永隔,然而他还在继续战斗,为了天下仅存的正义和忠勇,为了死去的七万赤焰英灵。因为他不仅仅是梅长苏,他还是一个本该死去却硬生生的从地狱爬出来的的人,昔日皇城最耀眼最骄傲最张扬的赤焰少帅----林殊。然而终究是回不去了,他一身功力尽失,风烛残年,命在旦夕。

我看他满脸倦意,心力交瘁,我看他权谋天下、翻云覆雨、纵横捭阖,终于萧景琰登上了至尊之位,赤焰军得以平凡,七万英烈的魂魄得以安息。作为苏哲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作为林殊他承担了自己的责任。本以为梅长苏从此以后可以逍遥度日,在朋友们的祝福声中平安度过一世。可是,一切都是我以为。他做出了选择令所有人都痛心的决定,他用他接下来的生命换做了三个月的保家卫国,鲜衣怒马。他是林殊,苏哲是他的幻影,梅长苏是他的向往,而他的内心深处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林殊,哪怕消骨挫皮,哪怕岁月变迁,他终究还是林殊,滚滚热血依然流淌,漫天黄沙中我看到了他肆意张扬的笑。

用最轰轰烈烈的方式选择结束自己的一生,对他来说又何尝不是最好的决定,孱弱的外表下依然是那颗少帅的心,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琴断萧停,华丽落幕,我心中久久不能平息的仍然是那一抹公子情。

本文网址://m.wei890.com/weimeijuzi/172515.html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

热门推荐